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科研创新团队活动简报(一):教育学原理创新团队启动会

【点击量: | 发布日期:2025-04-30】

教育学(通讯员:王浩)为积极响应学校及学院有组织科研建设工作,教育学原理创新团队启动会于4月25日下午在教育学院南楼225召开,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会议集中学习了《曲阜师范大学有组织科研实施意见》等文件,并对团队定位、团队制度、各成员擅长领域以及团队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参会人员

本次会议由教育学原理创新团队负责人高伟教授主持,教育学原理创新团队全体成员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会议。

二、会议要点

(一)团队建设目标

高伟教授指出,教育学原理团队需立足学科前沿,聚焦当前中国教育学亟需破解的问题,形成自身的核心研究领域,力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二)了解成员研究领域

各位团队成员结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学术问题、课题申报中的困难等畅所欲言。各位老师对于教育学原理中的美育、道德教育、教师权威、教育现象学、数字化德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生产、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高伟院长在研讨后指出,团队成员在教育哲学、教育技术、道德教育等领域的差异化布局,有助于形成学术协同闭环,进一步打通学科边界。各位老师的研究领域应当考虑自身的学术经历和成长需要,选择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可行性的研究问题,基于这些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开展项目申报和论文撰写。



(三)团队发展规划

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教育学原理团队不仅要聚焦学科前沿和当前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还应当思考团队在未来五到十年内的发展方向。团队成员要具备前瞻性眼光,围绕学科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逐步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研究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团队的整体学术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将在未来的科研计划中,注重创新和应用的结合,不仅关注理论的深度,也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推动教育学科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团队的长远目标应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团队成员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探索教育学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技术学等学科的交叉点,形成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其次,要注重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研究与实践反馈,通过研究响应教育改革的政策规划;第三,团队应当有意识地促进成员的学术成长,逐步形成科研梯队,确保团队的持续发展。

(四)确定团队活动主题

团队下一步将以“教育现象学”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计划首先全体成员在亓校盛老师带领下集体学习现象学的经典文献,然后通过自身对现象学、教育现象学的著作和文章的阅读形成对所研究问题的现象学观照,最终将现象学融入自身的研究中。

(五)明确团队活动制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团队成员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团队决定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包括研讨会、专题汇报、文献领读等。同时,每位团队成员将定期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报告,汇报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促进集体讨论与合作。团队也鼓励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组织小范围的专题研讨,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学术问题的理解和探讨。

团队活动由亓校盛老师统筹安排,每两周开展一次团队活动,并形成活动记录。



供稿审核:齐  军

编辑审核:孙  超

终审: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