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教育 > 政策文件 > 正文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点击量: | 发布日期:2011-10-12】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学院教代会二次会议通过)

2011年10月12日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认真分析教育学、心理学两大支柱学科的发展规律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学院发展的挑战,找准学院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实施学术兴院、人才强院、特色立院、和谐建院的策略,继续保持教育科学及教师教育在全省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领先地位,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学院的发展定位为:抓住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政策机遇,保持教育学、心理学两大学科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稳定本科教育的发展规模,保持本科在校生1300人左右,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在学研究生达到500人,加大学科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力度,力争将学院建成本科教育基础厚实、研究生教育质量过硬、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学科发展省内领先的教育科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基地。

(三)发展思路、重点与成效

加大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切实发挥教师教育学院在服务山东省教师教育改革方面的组织保障与协调作用;认真做好“十二五”期间新增博士点申报的设计、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参与申报;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力争在国家级有资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增设学前教育学位点;继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强化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全院教学水平上新台阶;探索在学生中加强儒家传统思想教育的新模式,在孔子及儒家传统教育思想开放性课程平台建设、服务基础教育改革新模式方面办出特色;落实学校师资队伍改革政策,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进程,引进高水平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的学术结构;以教师教育学院为组织载体,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不断开拓校地合作新模式。

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学科专业建设

加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应用心理学的团队建设,发挥学科在科学研究和带头人培育方面的辐射功能;加大扶持的力度,“十二五”末,培育1个具有冲击“十三五”省级重点学科实力的教育学学科;完善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学的整体建设,迎接国家的验收与评估;培育并力争增设1个省级特色专业;优化教育学、教育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模,稳定心理学培养规模,重点扶持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争取获得1-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培育1个具有冲击实力的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二)本科教学工作

坚持以促进学生成长、服务教师教学为本的原则,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创造规范、有序、和谐、向上的教学氛围;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与评价体系,贯彻学校教学改革精神,落实学院《关于规范教学秩序,加强本科教学管理的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高水平教学研究,力争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2门,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密切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交流,积极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发挥督导对学院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作用;推进“双学位”制度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性;做好新上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设施、师资调配、实践教学工作,力争成为专业发展的新亮点;完善教育学、心理学大类招生及培养方式,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等新模式。

(三)科研工作

按照学校下发给学院的绩效考核目标,分解量化,责任到人,并以相关奖惩措施作保障;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学术带头人的成长、发展;积极发挥校设研究机构的科研功能,支持科研团队的整体研发;继续实施“科研标兵”计划;组织教师积极参与高级别课题、奖项的申报,鼓励科研出精品、上层次;加大横向课题的合作与开发;力争“十二五”期间成功申报3-4项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在研项目经费达到100万元;力争获得6项以上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奖励。

(四)学位点与研究生教育

优化教育学、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的专业结构,增设学前教育硕士点,加强专业学位教育,适当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精心筹划“十二五”后期申报博士点的规划、论证工作,努力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加强培养环节及学术道德的严肃性、规范性,完善以研究生流动站为载体的实习机制;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严格执行研究生导师审核遴选、资格审定与工作职责的规定,切实提高导师的素质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进程,鼓励其通过学历提升、在职提高、做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快自身发展,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学者型教师;采取灵活、务实措施,为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以专业技术职务任届期满考核为抓手,促进各层次教师提高学术与教学水平;严格执行学校职称评聘条件,鼓励高水平人才脱颖而出,力争“十二五”末教授、副教授和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分别达到13、22、21人;做好人才引进的年度规划,有计划地引进5-8名有潜力、高水平的博士,完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缘与学术结构;通过人才引进、外聘、兼职等途径加强新上专业师资建设。

(六)教师教育工作

按照学校部署,做好教师教育学院的职能分工、功能发挥、业务开展工作,在建设山东省教师教育研究基地、论证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和方案方面实现良好开局;制定教师教育学院和教师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高质量完成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分期培训工作;加强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力争建立2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10个师范生实习基地、3-5个顶岗实习基地;加强教师教育学院的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建设,争取建立8个面向全校教师教育实践的微格教室;加强教师教育学术研究;以教师教育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为重点,组建以课程模块为基础的教学团队,研发新的教师教育教材。

(七)实验室与图书资料建设

积极争取并合理利用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工程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建设行为观察实验室、脑电实验室、眼动实验室、团体辅导实验室、网络教学实验室;积极拓展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完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引进心理学研究高端仪器和实验平台,健全安全设施,优化实验环境;更新实验教材,完善功能实验室建设,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完善图书资料的借阅与管理制度,充实图书资料的库存量,新购专业图书3000册,学术期刊品种达到65种;扩大与学术建设密切相关的中英文图书、杂志的订购数量与种类,扩大服务研究生借阅的时间,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八)特色建设

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加强孔子与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研究,在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教育培训中开设“孔子与传统儒家教育思想”选修课,整合各方资源,力争建设孔子与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开放性网络课程平台;培育1-2位新课程改革实践研究的专家,依托高水平课题,建立1-2个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区,发挥在鲁西南乃至山东省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的辐射、引领与服务功能;紧密结合地域实际,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课题共研、研究生合作培养、硕士流动站功能完善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基础教育的新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学院发展提供思想和政策保障

(二)依靠全院师生的集体智慧,发挥学术团体的积极作用,不断破解学院发展中的难题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学科建设与学术奖励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