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
“十一五”期间,我省教师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了由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高校共同参与的开放教师教育体系。但是,在教师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教师教育机构设置不规范,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供求关系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难以保证教师培养的质量。为配合我省教师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实现教师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提高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迫切需要规范教师教育办学,建立教师教育办学准入制度,构建一套专业性的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师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我省教师教育实际,积极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的经验,依照科学性、整体性、发展性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设计思路,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
二、建设目标
确立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的主体,设计科学合理的认证程序,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认证标准指标体系。
三、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
(一)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的组织与程序
1.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的权限
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认证,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法律、教育部有关政策和指示精神,依据我省实际需要,组织我省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认证工作。
2.组建教师教育办学资质认证机构
教师教育办学资质认证机构是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由教育厅负责组建,其主要职能是:
(1)制定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并根据教师教育的发展,修正和完善认证标准;
(2)确定规范的认证程序,并根据认证实践的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认证程序;
(3)对全省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认证,确认其作为教师教育机构的资格;
3.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的基本程序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对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包括以下程序:
(1)具有十年以上教师培养经验的机构向省教育厅提交申请材料;
(2)教育厅成立专家组负责审查教师教育机构上报的申请材料;
(3)专家组对教师教育机构实地考察,形成评估报告;
(4)专家组结合申请材料和实地考察评估报告,认定教师教育机构资格;
(5)由省教育厅对认证合格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公示和备案。
(二)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
1.构建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的依据
构建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不仅要考虑机构办学的基本条件,还要考虑不同目标定向教师专业教育的内在特性和要求。根据各学段教师培养的层次和要求,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机构设置不同的认证标准。依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师[2005]4号)精神和我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规划部署,考虑到各学段教师教育层次和要求,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共设置两套标准,一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详见附表一),一是中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详见附表二)。县级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认证依照《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详见附表三)。
2.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指标体系
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共设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43个观测点。
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1.办学定位与指导思想 |
1.1办学宗旨与目标 |
办学宗旨 教育目标 |
1.2办学定位 |
办学定位与规划 |
1.3办学思路 |
教育思想观念 教学中心地位 |
2.师资队伍 |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
师生比 专兼职教师比例 教师学科结构 专任教师学历 |
2.2主讲教师 |
主讲教师资格 科研水平 服务基础教育 |
3.基本办学条件 |
3.1教学基本设施 |
校舍状况 实验室与设备 图书馆及校园网 实习基地建设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
3.2教学经费 |
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 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
4.教师教育方案 |
4.1培养方案 |
教师教育理念 培养方案 |
4.2课程与教学 |
课程设置 教材选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
4.3教育教学能力训练 |
实践训练体系 教师专业能力 |
5.教学管理 |
5.1管理队伍 |
结构与素质 |
5.2质量控制 |
教学规章制度建设 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监控 |
6.学风与专业文化 |
6.1教师风范 |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
6.2学习风气 |
学风建设 |
6.3专业文化 |
专业文化建设 |
教师素质发展专项课外活动 |
7. 办学质量 |
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
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等情况 |
论文或设计质量 |
7.3思想道德修养 |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
7.4体育 |
体育 |
7.5社会声誉 |
生源 |
社会评价 |
7.6就业 |
就业情况 |
(三)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结论及其标准
1.认证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三种,标准如下:
(1)合格:总分在80分(含)以上为合格;
(2)不合格:总分在80分以下为不合格。
(四)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结果的处理
1.认证合格的机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教师培养工作。
2.认证不合格的机构可在一年后再次申请认证。
3.对认证合格的机构由教育厅负责向社会公布并备案。
附表一 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1. 办 学 定 位 与 指 导 思 想 (10分) |
1.1办学宗旨与目标 (3分) |
办学宗旨 |
1 |
办学宗旨[注1]简明、清晰,富有特色 |
[注1]办学宗旨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特点,反映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专业特征,反映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和办校特色。 |
教育目标 |
2 |
教育目标应全面体现办学宗旨,准确、及时反映社会与教育发展对小学、幼儿园教师角色和素质的要求 |
1.2办学定位 (4分) |
办学定位与规划[注2] |
4 |
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并付诸有效实施 |
[注2]规划包括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文化建设等。 |
1.3办学思路 (3分) |
教育思想观念 |
2 |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
[注3]教学中心地位体现在:教学经费比重处于领先地位并有稳定来源,非教学部门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各项政策和规定体现教学中心地位。 |
教学中心地位[注3] |
1 |
一贯重视教学,并把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机构工作的中心;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等的关系;科研工作能对改善人才培养提供直接的支持。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2.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20分) |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注4] (10分) |
师生比[注5] |
1 |
师生比大于1:18以上,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
[注4] 师资指机构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人员和兼职参与机构教师培养培训的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 [注5] 其中学生数=小学(或学前)教育专业全日制学生的自然人数 ;教师数=小学(或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数+兼职教师数*0.5 ;生师比=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
专兼职教师比例 |
3 |
专兼职教师比例适当,来自幼儿园、小学的兼职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5%。 |
教师学科结构 |
4 |
教师的学科结构合理,学科教学论、教育技能课教师齐全,能够满足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各项素质培养的需要; 学科教学论教师必须具有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经历。 |
专任教师学历 |
2 |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本科院校达到50%,专科院校达到25% |
|
2.2主讲教师(10分) |
主讲教师资格 |
3 |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到100%[注6];具有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经历的专任教师占10%以上 |
[注6] 符合岗位资格是指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合格证。 [注7]包括担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的教师。 |
科研水平 |
3 |
80%的高级职称教师承担了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拥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获过科研奖。 |
服务基础教育 |
4 |
30%的教师[注7]有固定的联系幼儿园或小学,并定期到小学或幼儿园进行调研和工作指导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3. 基 本 教 学 条 件 (20分) |
3.1教学基本设施 (12分 |
校舍状况 |
2 |
①办学条件较好,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②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宿舍面积,生均占地面积等达到或超过教育部规定合格标准[注8]; ③有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琴房、舞蹈房、游戏室、绘画室等。 |
[注8]教育部规定合格标准:即《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见(附表四) [注9] 心理实验室要有独立的实验场所,能满足开设课程涉及的实验的仪器设备,有完整的心理测量软件。有专职人员 [注10]教学仪器设备是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注11] 生均图书包括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图书。 |
实验室与设备 |
3 |
①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微格教室、心理观察和教学观察等专用教室、心理实验室[注9]、相关学科实验室,设备齐全; 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注10]值:专科≥4000元;本科≥5000元; ③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专科≥8台,本科≥10台; ④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7个。 |
图书馆及校园网 |
3 |
①图书资料全面、新颖,藏书册数基本达到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合格标准。教师教育类生均图书[注11]不少于100册; ②小学、幼儿教育类期刊10种以上,活动类视听材料10种以上;游戏材料齐全,能满足师生需要; ③有足够的小学和幼儿园现行教材,能够满足毕业生教学见习、实习的需要; ④校园网信息畅通,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
实习基地建设 |
3 |
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数量和设施能满足实践教学和教学见习、实习等要求。 |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
1 |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含室内体育场所)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 |
3.2教学经费 (8分) |
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 |
4 |
四项经费[注12]占学费收入的比例≥25%,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
[注12] 四项经费包括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 |
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
4 |
生均四项经费逐年持续增长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4. 教 师 教 育 方 案 (20分) |
4.1培养方案 (6分) |
教师教育理念 |
2 |
有明确的、恰当的、符合小学和幼儿培养的教师教育理念,并在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 |
[注12] 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 |
培养方案 |
4 |
目标定位明确、合理,培养方案符合小学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培养,有利于教学能力、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
4.2课程与 教学(8分) |
课程设置 |
2 |
课程设置符合相关专业及《山东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规定。 |
教材选用 |
2 |
有教材选用、编著和评估制度;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比例≥20%。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4 |
教学形式多样合理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案例教学、微格教学、活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成效显著;教学手段现代化,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课件制作生动有效应用多媒体授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注12]的课时不低于15%, |
4.3教育教学能力训练 (6分) |
实践训练体系 |
3 |
有完善的实践训练计划、训练大纲等教学文件,训练内容安排合理 |
教师专业能力 |
3 |
有适应幼儿园和小学教育需要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和明确的规格要求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5. 教 学 管 理 (10分) |
5.1管理队伍[注13] (3分) |
结构与素质 |
3 |
管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合理。 |
[注13]管理队伍包括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管理人员,院长或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等 |
5.2质量控制(7分) |
教学规章制度 |
2 |
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效果显著 |
[注14]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
2 |
质量标准完善、合理,执行严格。 |
教学质量监控 |
3 |
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14]科学、完善,运行有效,成效显著,包括日常教学、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质量等监控措施完善、执行情况良好; ②能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③建立了社会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研制度,并已开展工作。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6. 学 风 与 专 业 文 化 (5分) |
6.1教师风范 (1分) |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
1 |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
|
6.2学习风气(2分) |
学风建设 |
2 |
重视学风建设,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具体措施,效果好 |
|
6.3专业文化 (2分) |
教师成长的文化氛围建设 |
1 |
适于教师养成的文化建设措施[注15]完善,实施得力,效果显著 |
[注15] 教师成长的文化氛围指有利于形成师范生教师角色意识和行为养成的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 |
教师素质发展专项课外活动 |
1 |
有丰富多样的针对幼儿园、小学教师素质发展的专项课外活动;定期举行师范生全员参加的教学技能大赛。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7. 办 学 质 量 (15分) |
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3分) |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
3 |
①学生普遍能较好地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②师范类学生教育能力或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90%;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90% |
|
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2分) |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等情况 |
1 |
选题结合实际,有一定难度,达到了培养目标要求 |
|
论文或设计质量 |
1 |
方法得当、设计合理,总体质量较高 |
7.3思想道德修养 (2分) |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
2 |
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 |
|
7.4体育 (2分) |
体育 |
2 |
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7%;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
|
7.5社会声誉 (3分) |
生源 |
1 |
近三年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70%以上(含) |
|
社会评价 |
2 |
满足用人单位教学要求的程度,满意和比较满意≥90% |
7.6就业 (3分) |
就业情况 |
3 |
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80%,就业工作措施得力、效果好 |
|
附表二 中学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1. 办 学 定 位 与 指 导 思 想 (10分) |
1.1办学宗旨与目标(3分) |
办学宗旨 |
1 |
办学宗旨[注1]简明、清晰,富有特色 |
[注1]办学宗旨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特点,反映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专业特征,反映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和办校特色。 |
教育目标 |
2 |
教育目标应全面体现办学宗旨,准确、及时反映社会与教育发展对中学教师角色和素质的要求 |
1.2办学定位 (4分) |
办学定位与规划[注2] |
4 |
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并付诸有效实施 |
[注2]规划包括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文化建设等。 |
1.3办学思路 (3分) |
教育思想观念 |
2 |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
[注3]教学中心地位体现在:教学经费比重处于领先地位并有稳定来源,非教学部门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各项政策和规定体现教学中心地位。 |
教学中心地位[注3] |
1 |
一贯重视教学,并把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机构工作的中心;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等的关系;科研工作能对改善人才培养提供直接的支持。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2.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20分) |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注4] (10分) |
师生比[注5] |
1 |
师生比大于1:18以上,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
[注4]师资指机构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人员和兼职参与机构教师培养培训的中学优秀教师。 [注5] 其中学生数=教师教育专业全日制学生的自然人数 ;教师数=教师教育专业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 ;生师比=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
专兼职教师比例 |
3 |
专兼职教师比例合理,有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10%的来自中学的优秀教师为兼职教师,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和教育实习工作的需要。 |
学科教学论教师 |
4 |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 |
专任教师学历 |
2 |
各学科教学论教师配置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各科教学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学科教学论教师必须具有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经历。 |
2.2主讲教师(10分) |
主讲教师资格 |
3 |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到100%[注6];具有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经历的专任教师占15%及以上 |
[注6] 符合岗位资格是指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合格证。 |
科研水平 |
3 |
80%的教师承担了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拥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获过科研奖。科研与教学结合紧密,指导成效明显 |
服务基础教育 |
4 |
20%的专任教师有固定的联系中学,并定期到中学进行调研和工作指导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3. 基 本 教 学 条 件 (20分) |
3.1教学基本设施 (12分) |
校舍状况 |
2 |
①办学条件较好,基本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②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宿舍面积,生均占地面积等达到或超过教育部规定合格标准 [注7],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
[注7]教育部规定合格标准:即《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见(附表四) [注8]心理实验室要有独立的实验场所,能满足开设教材中涉及的实验的仪器设备,有完整的心理测量软件,满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专职人员。 [注9]教学仪器设备是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注10] 生均图书包括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图书。 |
实验室与设备 |
3 |
①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包括微格教室、心理实验室[注8]、相关学科实验室等,设备齐全;利用率高; ②生均教学仪器[注9]设备值:本科≥5000元; ③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10台; ④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7个。 |
图书馆及校园网 |
3 |
①图书资料全面、新颖,藏书册数基本达到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合格标准。教师教育类图书生均[注10]不少于100册; ②教育类期刊20种以上,能满足师生需要; ③有足够的中学现行教材,能够满足毕业生教学见习、实习的需要; ④校园网信息畅通,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
实习基地状况 |
3 |
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数量和设施能满足实践教学和教学见习、实习等要求。 |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
1 |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含室内体育场所)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 |
3.2教学经费 (8分) |
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 |
4 |
四项经费[注11]占学费收入的比例≥25%,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
[注11] 四项经费包括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 |
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
4 |
生均四项经费逐年持续增长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4. 教 师 教 育 方 案 (20分) |
4.1教师教育方案 (6分) |
教师教育理念 |
2 |
有明确的、恰当的、符合小学和幼儿培养的教师教育理念,并在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 |
[注12] 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 |
培养方案 |
4 |
目标定位明确、合理,培养方案符合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培养,有利于教学能力、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
4.2课程与教学 (8分) |
课程设置 |
2 |
课程设置符合相关专业及《山东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规定。 |
教材 |
2 |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编著和评估制度,执行严格;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30%。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4 |
教学形式多样合理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案例教学、微格教学、活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成效显著;教学手段现代化,如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课件制作生动有效应用多媒体授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注12]的课时不低于15%。 |
4.3教育教学能力训练 (6分) |
实践训练体系 |
2 |
有完善的实践训练计划、训练大纲等教学文件齐全,训练内容安排科学合理 |
教师专业能力 |
2 |
有适应中学教育需要、明确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及规格要求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5. 教 学 管 理 (10分) |
5.1管理队伍[注13] (4分) |
结构与素质 |
4 |
①管理机构健全,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学历≥本科,教育专业比例≥30%;主要分管领导应为教育专家或教师教育专家 ②组建了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专门机构,有符合工作要求的专职人员。 |
[注13] 管理队伍包括分管教师教育的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处负责教师培养的专兼职管理人员,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副院长,教学秘书和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等 |
5.2质量控制 (6分) |
教学规章制度建设 |
2 |
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效果显著 |
[注14]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
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
1 |
质量标准完善、合理,执行严格。 |
教学质量监控 |
3 |
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14]科学、完善,运行有效,成效显著,包括日常教学、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质量等监控措施完善、执行情况良好; ②能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并取得成效。 ③建立了社会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研制度,并已开展工作。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6. 学 风 与 专 业 文 化 (5分) |
6.1教师风范 (1分) |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
1 |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
|
6.2学习风气 (2分) |
学风建设 |
2 |
重视学风建设,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具体措施,效果好 |
|
6.3专业文化 (2分) |
专业文化[注15]建设 |
1 |
教师专业文化建设措施]完善,实施得力,效果显著 |
[注15] 专业文化指影响教师角色意识和行为养成的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的总和 |
教师素质发展专项课外活动 |
1 |
有丰富多样的针对中学教师素质发展的专项课外活动;定期举行由师范生全员参加的教学技能大赛。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评审标准 |
备 注 |
7. 原 有 办 学 质 量 (15分) |
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3分) |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
3 |
①学生普遍能较好地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②师范类学生教育能力或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90% |
|
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2分) |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等情况 |
1 |
选题结合实际,有一定难度,达到了培养目标要求 |
|
论文或设计质量 |
1 |
方法得当、设计合理,总体质量较高 |
7.3思想道德修养 (2分) |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
2 |
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 |
|
7.4体育(2分) |
体育 |
2 |
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7%;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因病休学和因病退学的学生比例较低。 |
|
7.5社会声誉 (3分) |
生源 |
1 |
生源好,学生成绩不低于学科专业班级学业成绩的平均水平者≥60% |
|
社会评价 |
2 |
满足用人单位教学要求的程度,满意和比较满意≥90% |
7.6就业(3分) |
就业情况 |
3 |
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80%,就业工作措施得力、效果好 |
|
附表三 山东省省级示范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 估 标 准 |
备 注 |
一 、 组 织 领 导 |
政策保障 |
政策法规 配套措施 |
2 |
1.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法规,认识到位,工作重视,将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列入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2.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具体有效措施予以保障。 |
|
管理体制 |
行政管理 业务管理 |
2 |
按照机构的职能,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在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具有保障措施。 1. 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1、 2. 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领导和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所 2、 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 |
|
资源整合 |
机构整合 运行机制 |
4 |
进行教师教育相关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实现本区域教师进修、教研、教科研、电教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资源整合,形成上挂高等学校,下联中小学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立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
达不到此项指标要求,不具备参评资格。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 估 标 准 |
备 注 |
组 织 领 导 (续) |
职责定位 |
机构功能 承担任务 |
4 |
具有承担本区域教师教育的有关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功能,成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主要任务如下: 1. 1. 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培训及培训 2. 管理工作。 3. 2. 积极参加和推动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和教改实验,为本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 4. 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 3. 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6. 4. 为本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 7. 5. 掌握和熟悉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教育行政部 8. 门提供有关政策咨询服务。 |
|
二 、 基 础 条 件 |
校舍建设 |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
3 |
9. 具有与承担任务相适应的、符合成人和教师教育特点的独立的办学场地;培训校舍能同时承担300人以上的培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下限分别为10亩和5000平方米。各县根据本县人口规模应达到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可分别按2亩/10万人口和1000平方米/10万人口计算。 |
|
专业教室 |
数量 种类 功能 |
4 |
1. 专业教室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建设,做到够用、适用。突出教师专业特点,达到当地先进水平。 2. 具备能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专用语音室、综合实验室、学术报告厅、教育心理实验室等专业教室。 |
资源建设 |
报刊种类 图书册数 音像资料 图书更新 使用效率 |
5 |
1. 各类报刊不少于80种,图书资料3万册以上,音像资料不少于1500小时。 2. 图书音像资料三年内补充更新率15%左右。 3. 图书音像资料内容针对性强,利用率较高,有数据档案记载。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 估 标 准 |
备 注 |
基 础 条 件 (续) |
实践基地 |
附属学校 实验学校 |
2 |
1. 设有附属学校或实验学校等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勇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实践活动。 2. 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作用发挥充分、良好。 |
|
现代远程教育设施与管理 |
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 |
4 |
1. 建设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能与互联网相连接的高效实用、并与所辖区域内中小学相连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电视教学系统与“校校通”相接,开通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实现网上教学。 2. 具有百兆以上局域网,带宽不低于100M,10M交换到桌面,与CHINANET或CERNET等国家公用的传输网络连接,网络出口带宽不低于512K;配备浏览、资源存储等功能的专用服务器及保证其正常运行的UPS电源,实现局域网上存储和共享教学信息。 3. 具备符合远程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配备不少于80台,最低配置为CPU PⅢ450\128M内存、20G硬盘的能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机或大屏幕视频投影仪、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不间断电源等设备。 4. 向学员及时提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及相关信息,有效支持中小学通过远程手段开展校本研修,支持教师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实现自主学习;对学员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 5. 具有教学服务设施齐备并较为集中、环境优良、相对独立的学习场所。 6. 具有符合远程教育支持服务要求的专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保证远程教育设施的正常运转。 7. 符合国家与地方关于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
1. 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的有关标准要求。 2. 达不到此项标准,不具备参评资格。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 估 标 准 |
备 注 |
三 、 经 费 投 入 |
办学经费 |
办学经费 人员经费 |
5 |
1. 当地政府财政能够保证办学经费,包括机构建设经费、经常性经费、业务工作经费等。 2. 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 3. 人员经费做到按人、按时足额拨付。 |
|
培训经费 |
财政拨款 |
4 |
1. 本地政府财政拨付的年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本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政府财政投入占教师培训经费的60%以上。 2. 其他经费筹措渠道畅通。 |
四 、 队 伍 建 设 |
领导班子 |
选拔机制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 知识结构 |
2 |
3、 1.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选拔采取竞争上岗制度,实现任期目标责任制。 4、 2. 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成员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 5、 称。 6、 3. 领导班子成员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 7、 能力,富有改革创新精神。 |
|
人员构成 |
结构比例 |
2 |
1. 机构人员包括专兼职教师、管理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 2. 专职教师及专职业务人员占教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70%。 3. 结构合理,人员精干。 |
|
专职教师 |
教师比例 教师管理 能力水平 学历状况 职称比例 |
8 |
1. 专职教师数达到所在地区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5‰左右。 2. 专职教师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实行动态管理。 3. 专职教师具有从事中小学教育3年以上工作经历。 4.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5. 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善于开展和组织继续教育活动。 6. 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 7.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5%以上,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10%以上。 8. 中、高级职称比例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其中高级教师占40%以上。 9. 特级教师或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至少2人以上。 |
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建设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 估 标 准 |
备 注 |
队 伍 建 设 (续) |
兼职教师 |
比例结构 工作内容 目标绩效 |
4 |
1. 兼职教师人数与专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1 。 2. 广泛聘请有关高等学校(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以及优秀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来源广泛,结构合理。 3. 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签有聘用合同,实行动态管理。 4. 具有明确的兼职教师工作任务和内容,兼职教师参加机构组织的活动每人每年不低于30学时。 5. 兼职教师作用发挥突出,工作成绩显著。 |
|
五 、 过 程 管 理 |
制度建设 |
目标责任 规章制度 |
2 |
1. 具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制。 2. 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责任到位,执行良好。 |
|
师资管理 |
目标规划 管理机制 |
2 |
1. 具有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和管理机制,执行良好。100%教师有进修规划; 2. 有效组织教职工学习和提高,提供经费、时间等方面支持。 3. 制定专任教师到中小学定期蹲点、挂职制度,并认真落实。 |
|
培训规划 |
科学性 操作性 |
2 |
1.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关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 2. 规划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可行性。 |
|
质量监控 |
监控制度 检查制度 评估制度 |
2 |
1.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检查、评估制度,保证各类教师培训规范有序。 2. 有过程资料,培训学员满意度高,执行效果良好。 3. 制定改进措施,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
|
培训管理 |
信息化 规范化 |
2 |
1. 建立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和本校教师业务进修档案,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 2. 各类档案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分类合理,符合上级档案管理要求。 3. 建立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制度。 4. 学分登记率100%,培训活动登记及时、规范、无差错,不弄虚作假。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 估 标 准 |
备 注 |
六 、 功 能 发 挥 |
各类培训 培训管理 培训效果 |
新教师培训 |
2 |
覆盖面达100%,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良好。 |
|
教师岗位培训 |
2 |
覆盖面达95%以上,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较好。 |
|
骨干教师培训 |
2 |
有骨干教师培训计划,95%以上骨干教师能够按计划接受各种层次培训,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突出。 |
|
教育技术培训 |
2 |
1. 有教育技术全员培训计划。 2. 五年期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率达到95%以上,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突出。 |
|
学历培训 |
2 |
1. 有效组织和支持本区域内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历补偿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且学用一致,效果良好。 2. 本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逐年稳步提高。 |
|
新课程培训 |
2 |
1. 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组织和支持新课程岗前培训,新课程岗前培训率达到95%以上,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突出。 2. 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组织新课程研修活动,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稳步提高。 |
|
全员培训 |
2 |
1. 制定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计划。 2. 所辖区域中小学教师五年一轮的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 |
|
校长培训 |
2 |
1. 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区域校长培训规划。 2. 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和支持校长培训,培训率达到95%以上,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较好。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权重 (分值) |
评 估 标 准 |
备 注 |
功 能 发 挥 (续) |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
3 |
1. 近三年内,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5项以上,其中取得市级以上课题立项资格不少于2项。 2. 每年至少组织2次本区域内教师教科研成果交流活动。 |
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并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
培训模式 |
2 |
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且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强,效果良好。 |
研究成果 |
2 |
1. 近三年内,专职教师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成果数量达到人均一项。 2. 有效指导和组织本区域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试验,成果显著。 |
业务指导 |
校本培训 |
2 |
1. 区域内95%以上的中小学建立了校本研修制度。 2. 对区域内中小学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有效的师资与资源支持、指导和帮助。 |
坚持为中小学校服务,了解、研究和服务中小学。 |
教学指导 |
2 |
主管领导和专职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深入中小学校不少于40个工作日。 |
政策咨询 |
决策服务 |
2 |
1. 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提供教师教育、教师管理方面的政策咨询建议和咨询报告,每年不少于12项。 2. 教育行政部门采用率不少于8项。 |
建议是否采纳以正式文件为准。 |
七 、 社 会 影 响 |
服务对象 评价 |
工作效果 反馈意见 |
2 |
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培训机构的工作成效具有较高的评价。 |
|
同行评价 |
工作效果 反馈意见 |
2 |
省内外有关教师教育机构对被评估机构的办学成效和办学水平具有较高评价。 |
|
社会评价 |
工作效果 反馈意见 |
2 |
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对培训机构有较高评价。 |
|
附表四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摘自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 附件:
表一、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
学校类别 |
本科 |
生师比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平方米/生)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生均图书 (册/生) |
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
18 |
30 |
14 |
5000 |
100 |
工科、农、林院校 |
18 |
30 |
16 |
5000 |
80 |
医学院校 |
16 |
30 |
16 |
5000 |
80 |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
18 |
30 |
9 |
3000 |
100 |
体育院校 |
11 |
30 |
22 |
4000 |
70 |
艺术院校 |
11 |
30 |
18 |
4000 |
80 |
学校类别 |
高职(专科) |
生师比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平方米/生)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生均图书 (册/生) |
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
18 |
15 |
14 |
4000 |
80 |
工科、农、林院校 |
18 |
15 |
16 |
4000 |
60 |
医学院校 |
16 |
15 |
16 |
4000 |
60 |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
18 |
15 |
9 |
3000 |
80 |
体育院校 |
13 |
15 |
22 |
3000 |
50 |
艺术院校 |
13 |
15 |
18 |
3000 |
60 |
备注:
1. 聘请校外教师经折算后计入教师总数,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
2. 凡生师比指标不高于表中数值,且其它指标不低于表中数值的学校为合格学校。
表三、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
学校类别 |
本科 |
高职(专科) |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个) |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
生均年进书量(册) |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个) |
新增教学仪科研器设备所占比例(%) |
生均年进书量(册) |
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
30 |
54 |
6.5 |
10 |
7 |
10 |
4 |
20 |
54 |
6.5 |
8 |
7 |
10 |
3 |
工科、农、林、医学院校 |
30 |
59 |
6.5 |
10 |
7 |
10 |
3 |
20 |
59 |
6.5 |
8 |
7 |
10 |
2 |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
30 |
54 |
6.5 |
10 |
7 |
10 |
4 |
20 |
54 |
6.5 |
8 |
7 |
10 |
3 |
体育院校 |
30 |
88 |
6.5 |
10 |
7 |
10 |
3 |
20 |
88 |
6.5 |
8 |
7 |
10 |
2 |
艺术院校 |
30 |
88 |
6.5 |
10 |
7 |
10 |
4 |
20 |
88 |
6.5 |
8 |
7 |
10 |
3 |
备注:
1. 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的高校,当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超过1000万元,该项指标即为合格。
2. 凡折合在校生超过30000人的高校,当年进书量超过9万册,该项指标即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