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30日—31日,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成功举行,本届论坛共由17家学术机构和12个学术团队分别组织29场平行分论坛,以“线下分布,云端同步”的形式进行。由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并主持的第九分论坛“教育扎根理论研究”圆满收官。教育学院院长唐爱民教授担任本次分论坛主席,教育学院副院长徐瑞教授、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方安教授分别主持了分论坛,教育学院齐军副院长、刘亭亭副院长及学院部分...

为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增强国内外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2021年10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21年度青年学者交流研讨会在101会议室举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14位青年学者参加了交流活动,另有4位青年学者因事未能与会,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教育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尹树林主持。 教育学院院长唐爱民教授...

为创造学生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宿舍安全保障,10月27日下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孙超、团委书记周长缨、辅导员张东霞、商雪敏等深入学生宿舍,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和内务卫生检查工作。 此次宿舍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和内务卫生检查过程中,辅导员老师深入各个宿舍,认真检查学生宿舍用电安全情况,特别是大功率用电器和私拉电线等宿舍违规用电情况,并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关心同学们日常所需。辅导员老师叮嘱同学...

10月24日下午,教育学院“新时代师范生学涯规划”讲座在综合楼501教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以“新时代师范生怎样进行学涯规划”为主题,特邀教育学院副院长齐军老师主讲,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周长缨主持。本次活动面向20级教育学和20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讲座中,齐院长以多年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向学生全方位讲解了新时代师范生如何进行学涯规划。讲座主要从学涯规划的重要性、进行学涯规划应考虑的问题以及师范生学涯规划的拟...

2021年10月25日,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了“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位列第12位,入围前8%。这是继2018年入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前10%以来,我校教育学科连续4年保持前10%,也是继2020年入围前8%以来,连续2年排位全国第12位。目前,我校仅有教育学科入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这是我院教育学科建设取得的又一不俗成就。此次教育学学科排名共有73所大学上榜,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

10月21日下午,我校《齐鲁学刊》编辑部主编赵昆和副主编张方玉到教育学院就教育学相关栏目的增设进行调研座谈,学院领导和教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唐爱民院长首先对《齐鲁学刊》一直以来对学院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认为《齐鲁学刊》教育学相关栏目的增设将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科的发展,为教育学研究者提供新的成果展示平台,对扩大《齐鲁学刊》的影响力也具有重要意义。赵昆主编介绍了《齐鲁学刊》的办刊历程,对此次计划增设教...

10月19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婷婷一行来院考察交流。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孙超、副院长刘亭亭、团委书记周长缨、教务员王丹丹会见了四川师大一行,并进行交流座谈。孙超对周婷婷一行来访表示诚挚的欢迎,肯定了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随后围绕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刘亭亭向来访...

10月15日上午,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申同武处长与国际教育学院朱献贞院长一行到教育学院开展工作调研,全面了解学院国际化办学的相关需求和规划情况。教育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调研座谈。唐爱民院长首先对国际交流合作处和国际教育学院一直以来对教育学院国际化办学相关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然后围绕教师境外访学、学生境外学习、聘请外教、学历留学生招生与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已经开展的工作、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规划...

2021年10月8日至10日,学校第十七届研究生“和衷杯”羽毛球师生联谊赛在体育科学学院球馆成功举办。我院研究生羽毛球代表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参加比赛,组成了以党委书记尹树林为领队,院长唐爱民为教练,副院长齐军、张奎明老师、辅导员商雪敏老师和研究生为队员的参赛队伍。本次比赛为混合团体赛,包括了“男双1、女双1、混双、男双2、女双2”等赛制。比赛过程中,我院队员们斗志昂扬,奋尽全力,激烈角逐,细心总结经验...

为充分了解2020级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质量和实习表现,更好地与实习单位协调推进实践课程教学,2021年10月8日,我院党委书记尹树林、院长唐爱民、副院长刘亭亭和辅导员商雪敏一行到我院三所实习学校--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春秋小学、民族小学检查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实习工作。学院领导与实习生进行亲切的交谈,唐爱民院长深入了解了每一位学生在校的实习情况,表达了对实习学生的关心,叮嘱同学们在工作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